统计公报
巴彦淖尔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七号) ——分区域单位和从业人员情况 2025-05-20
巴彦淖尔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七号)   ——分区域单位和从业人员情况   巴彦淖尔市统计局   巴彦淖尔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5月20日)   根据全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分旗县区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单位及从业人员基本情况公布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2023年末,临河区拥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9344个,占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的47.4%,比2018年末增长27.7%;五原县2251个,占11.4%,比2018年末下降11.8%;磴口县975个,占4.9%,增长7.4%;乌拉特前旗2560个,占13.0%,增长17.8%;乌拉特中旗1599个,占8.1%,增长10.9%;乌拉特后旗872个,占4.4%,增长4.1%;杭锦后旗2135个,占10.8%,增长14.7%。(详见表7-1)。   表7-1 按地区分组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   法人单位   产业活动单位   数量(个)   比重(%)   数量(个)   比重(%)   合 计   19736   100.0   22721   100.0   临河区   9344   47.4   10591   46.6   五原县   2251   11.4   2568   11.3   磴口县   975   4.9   1230   5.4   乌拉特前旗   2560   13.0   2924   12.9   乌拉特中旗   1599   8.1   1887   8.3   乌拉特后旗   872   4.4   1004   4.4   杭锦后旗   2135   10.8   2516   11.1   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巴彦淖尔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281585人,其中:位居前三位的地区是:临河区141740人,乌拉特前旗33183人,杭锦后旗25874人,三个旗县区的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的71.3%(详见表7-2)。   表7-2 按地区分组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   从业人员   (人)   其中:女性   合 计   281585   116571   临河区   141740   63633   五原县   25182   10901   磴口县   14431   5656   乌拉特前旗   33183   11910   乌拉特中旗   21055   7819   乌拉特后旗   20120   5849   杭锦后旗   25874   10803   注释:   [1]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巴彦淖尔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六号) ——部分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2025-05-20
巴彦淖尔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六号)   ——部分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巴彦淖尔市统计局   巴彦淖尔市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5月20日)   根据全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等新兴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3年末,全市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89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7.7%。其中,新材料产业2个,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2%;生物产业7个,占7.9%;新能源产业63个,占70.8%;绿色环保(节能环保)产业17个,占19.1%。   (二)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3年末,全市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10个,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4.7%。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6个,占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60.0%;数字创意产业1个,占10.0%。   二、高技术产业   (一)高技术制造业   2023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4个,比2018年末增长100%;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9%,比2018年末提高0.6个百分点。   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5.3亿元,比2018年增长124.2%;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的11.5%,比2018年提高2.1个百分点。   2023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R&D(全称研究与试验发展,以下简称R&D)经费支出2.1亿元,比2018年增长679.2%;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为39.5%,比2018年提高24.7个百分点;R&D经费与营业收入之比为2.3%,比规模以上制造业平均水平高1.6个百分点。   (二)高技术服务业   2023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12个,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7.6%。其中,信息服务6个,占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的50.0%;专业技术服务业的高技术服务4个,占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的33.3%。   2023年,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8亿元,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的30.2%。   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2023年末,全市共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813个,从业人员6175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8.2亿元。   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中,数字产品制造业0.7亿元,占2.3%;数字产品服务业3.2亿元,占11.5%;数字技术应用业20.9亿元,占74.1%;数字要素驱动业3.4亿元,占12.0%。   四、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   2023年,全市开展R&D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30个,比2018年增长57.9%,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9.3%。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1006人年,比2018年增长71.4%。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5.9亿元,比2018年增长63.9%;R&D经费与营业收入之比为0.4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分行业R&D经费支出及R&D经费与营业收入之比详见(表6-1)。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31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84件,分别比2018年增长3.3倍和3.2倍;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26.8%,比2018年下降8.8个百分点。   表6-1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   R&D经费支出及R&D经费与营业收入之比   R&D经费支出   (万元)   R&D经费与营业   收入之比(%)   合 计   58955.5   0.49   采矿业   4494.3   0.19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4448.5   1.00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45.8   0.01   制造业   54365.1   0.66   农副食品加工业   471.1   0.03   食品制造业   2130.5   0.24   造纸和纸制品业   431.6   0.82   医药制造业   21458.3   2.2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469.7   0.12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074.9   1.33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3214.3   1.21   通用设备制造业   748.6   0.26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497.3   0.77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96.1   0.01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96.1   0.01   五、文化及相关产业   2023年末,全市共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1230个,从业人员5692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24.7%和12.7%;资产总计28.4亿元,比2018年末下降11.0%。   2023年末,全市共有经营性文化产业法人单位1102个,从业人员3957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37.8%和33.0%;资产总计15.5亿元,比2018年末下降14.6%;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3亿元,比2018年增长20.6%。   2023年末,全市共有公益性文化事业(含社团)法人单位128个,从业人员1735人,分别比2018年末下降31.2%和16.4%;资产总计12.8亿元,比2018年末下降6.1%;本年支出(费用)合计3.4亿元,比2018年下降11.0%。   注释:   [1]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的精神和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绿色环保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海洋装备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领域。   [2]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3]高技术制造业:按照《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高技术制造业是指国民经济行业中R&D投入强度相对高的制造业行业,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等6大类。   [4]规模以上服务业:是指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3个行业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3个行业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4个行业小类;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个行业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5]高技术服务业:按照《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2018)》,高技术服务业是采用高技术手段为社会提供服务活动的集合,包括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的高技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和其他高技术服务等9大类。   [6]数字经济:按照《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数字经济产业范围包括01数字产品制造业、02数字产品服务业、03数字技术应用业、04数字要素驱动业、05数字化效率提升业等5个大类。其中,01-04大类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是指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以及完全依赖于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的各类经济活动。   [7]研究与试验发展:是指为增加知识存量(也包括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设计已有知识的新应用而进行的创造性、系统性工作,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3种类型。   [8]文化及相关产业: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范围包括:一是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具体包括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和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活动;二是为实现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所需的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文化装备生产和文化消费终端生产(包括制造和销售)等活动。   [9]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为保证数据精确度,个别数据保留2位小数。
巴彦淖尔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五号) ——第三产业基本情况之二 2025-05-20
巴彦淖尔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五号)   ——第三产业基本情况之二   巴彦淖尔市统计局   巴彦淖尔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5月20日)   根据全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第三产业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912个,从业人员7395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58.6%和52.9%。其中,企业法人单位837个,从业人员5663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83.2%和1.0倍(详见表5-1)。   表5-1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837   5663   研究和试验发展   30   115   专业技术服务业   605   4726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202   822   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2%,其他统计类别占0.8%。   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4%,其他统计类别占0.6%。(详见表5-2)。   表5-2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837   5663   内资企业   830   5630   其他统计类别   7   33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0.5亿元,比2018年末下降7.3%;负债合计15.4亿元,比2018年末下降22.2%。   2023年,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7亿元,比2018年增长42.6%(详见表5-3)。   表5-3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负债合计   (万元)   营业收入   (万元)   合 计   304996.5   153520.4   96660.3   研究和试验发展   11651.5   6202.4   1524.7   专业技术服务业   212460.4   83933.7   79506.8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80884.6   63384.3   15628.8   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法人单位300个,从业人员5766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18.1%和0.03%。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29个,比2018年末下降54.0%;从业人员1780人,比2018年末下降30.8%。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市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52.2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3倍;负债合计141.1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54.0%。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2亿元,比2018年增长77.1%。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20.8亿元,比2018年末下降30.9%。本年支出(费用)合计7.6亿元,比2018年增长13.4%。   三、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378个,从业人员2241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26.8%和87.8%(详见表5-4)。   表5-4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378   2241   居民服务业   152   1104   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   166   730   其他服务业   60   407   (二)主要经济指标   在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5%。   2023年末,全市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8.1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3.3倍;负债合计5.3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0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9亿元,比2018年增长1.1倍(详见表5-5)。   表5-5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负债合计   (万元)   营业收入   (万元)   合 计   180612.2   52521.9   29297.6   居民服务业   150668.4   30648.1   15173.9   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   22710.1   18629.7   9852.1   其他服务业   7233.7   3244.1   4271.6   四、教育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教育法人单位580个,从业人员23433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24.2%和7.5%。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271个,比2018年末下降0.7%;从业人员21315人,比2018年末增长4.9%。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市教育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8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86.7%;负债合计2.1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2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亿元,比2018年增长70.0%。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78.4亿元,比2018年末下降9.3%。本年支出(费用)合计45.2亿元,比2018年增长24.5%。   五、卫生和社会工作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卫生和社会工作法人单位302个,从业人员16634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6.3%和25.7%。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218个,比2018年末下降2.7%;从业人员14795人,增加25.5%。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市卫生和社会工作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6.9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1倍;负债合计4.8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4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2亿元,比2018年增长28.0%。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65.7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3.3%。本年支出(费用)合计50.5亿元,比2018年增长45.5%。   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法人单位256个,从业人员2045人,法人单位比2018年末下降3.4%;从业人员增长12.3%。其中,企业法人单位195个,比2018年末增长2.6%;从业人员739人,下降3.9%。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4亿元,比2018年末下降44.2%;负债合计1.6亿元,比2018年末下降46.7%。全年实现营业收入0.8亿元,比2018年增长33.3%。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10.1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3.1%。本年支出(费用)合计2.8亿元,比2018年增长3.7%。   七、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3年末,全市共有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法人单位2024个,比2018年末下降18.0%;从业人员48151人,增长9.8%。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本年支出(费用)合计316.8亿元,比2018年增长1.1倍。   注释:   [1]本公报中的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不包括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   [2]登记注册统计类别: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市场主体统计分类的划分规定》(国统字〔2023〕14号)确定,包括内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其他统计类别。   [3]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为保证数据精确度,个别数据保留2位小数。
巴彦淖尔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四号) ——第三产业基本情况之一 2025-05-20
巴彦淖尔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四号)   ——第三产业基本情况之一   巴彦淖尔市统计局   巴彦淖尔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5月20日)   根据全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批发和零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5583个,从业人员28084人,法人单位比2018年末下降1.9%,从业人员增长18.2%。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批发业占58.5%,零售业占41.5%。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批发业占62.7%,零售业占37.3%(详见表4-1)。   表4-1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5583   28084   批发业   3266   17603   农、林、牧、渔产品批发   996   4630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303   2405   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   84   304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32   115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137   913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1188   6809   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   395   1809   贸易经纪与代理   8   27   其他批发业   123   591   零售业   2317   10481   综合零售   214   928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236   699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145   684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103   423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510   2577   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燃料及其他动力销售   405   2118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259   1318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专门零售   268   1047   货摊、无店铺及其他零售业   177   687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2.6%,其他统计类别占7.4%;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5.7%,其他统计类别占4.3%。(详见表4-2)。   表4-2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5583   28084   内资企业   5169   26868   其他统计类别   414   1216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市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72.3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15.6%;负债合计396.2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29.1%。   2023年,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28.4亿元,比2018年增长116.6%(详见表4-3)。   表4-3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负债合计   (万元)   营业收入   (万元)   合 计   5723287.9   3962444.8   8284098.8   批发业   5138824.4   3498517.7   7663359.6   农、林、牧、渔产品批发   890069.7   645823.3   1317482.0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1467213.6   554368.7   526211.1   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   24628.3   22289.5   38066.9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20521.9   1954.2   5852.3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82845.3   54401.5   91719.8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2418782.2   2035236.1   5381852.3   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   193783.5   151920.2   194604.9   贸易经纪与代理   3871.0   1065.8   432.5   其他批发业   37108.9   31458.4   107137.8   零售业   584463.5   463927.1   620739.1   综合零售   33118.0   21867.9   27176.7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32137.4   27077.3   28797.0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11424.9   11614.1   10206.6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29596.5   23193.5   20347.8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46117.9   41553.7   70940.7   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燃料及其他动力销售   251289.4   244018.1   354787.9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51054.7   35058.8   57713.0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专门零售   81666.5   39876.2   26314.8   货摊、无店铺及其他零售业   48058.2   19667.5   24454.6   货摊、无店铺及其他零售业   48058.2   19667.5   24454.6   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852个,从业人员9760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51.1%和31.3%(详见表4-4)。   表4-4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852   9760   铁路运输业   -   -   道路运输业   675   6227   航空运输业   4   135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   21   234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121   1473   邮政业   31   1691   注:铁路数据由行业部门自行发布,本公报不含该部分数据。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6.8%,其他统计类别占3.2%。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0%,其他统计类别占1.0%。(详见表4-5)。   表4-5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   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852   9760   内资企业   825   9662   其他统计类别   27   98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61.0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67.4%;负债合计98.2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53.0%。   2023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4.2亿元,比2018年增长13.0%(详见表4-6)。   表4-6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负债合计   (万元)   营业收入   (万元)   合 计   1609620.7   982368.9   642211.3   铁路运输业   -   -   -   道路运输业   973387.4   648221.9   368967.3   航空运输业   16054.8   2444.5   1861.6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   49254.9   21525.1   79423.7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546294.0   283139.2   157257.6   邮政业   24629.6   27038.2   34701.1   三、住宿和餐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147个,从业人员2673人,分别比2018年末下降1.3%和4.4%。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住宿业占44.2%,餐饮业占55.8%。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住宿业占40.3%,餐饮业占59.7%(详见表4-7)。   表4-7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147   2673   住宿业   65   1078   旅游饭店   6   72   一般旅馆   57   987   其他住宿业   2   19   餐饮业   82   1595   正餐服务   74   1521   其他餐饮业   8   74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全部为内资企业。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市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亿元,比2018年末下降2.3%;负债合计3.5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9.7%。   2023年,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1亿元,比2018年增长30.9%(详见表4-8)。   表4-8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负债合计   (万元)   营业收入   (万元)   合 计   49790.1   35233.3   41360.7   住宿业   23032.7   16109.3   16134.7   旅游饭店   1600.6   959.4   1113.2   一般旅馆   21312.2   15070.2   14773.2   其他住宿业   119.9   79.7   248.3   餐饮业   26757.4   19124.0   25225.8   正餐服务   26350.2   19026.0   24746.3   其他餐饮业   407.3   98.0   479.5   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420个,从业人员3509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22.1%和15.5%(详见表4-9)。   表4-9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420   3509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48   1868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129   528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43   1113   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8%。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1.7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3.2%;负债合计21.9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25.9%。   2023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6亿元,比2018年增长17.0%(详见表4-10)。   表4-10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负债合计   (万元)   营业收入   (万元)   合 计   316582.9   219146.3   206090.3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270265.1   189397.7   173964.2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14486.1   9944.4   9981.8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31831.7   19804.3   22144.3   五、房地产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646个,比2018年末增长17.2%。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170个,比2018年末下降24.1%;物业管理企业337个,增长56.0%;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93个,增长8.1%。   2023年末,全市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9930人,比2018年末增长33.8%。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1961人,比2018年末下降31.3%;物业管理企业6972人,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763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74.6%和62.7%(详见表4-11)。   表4-11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房地产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646   9930   房地产开发经营   170   1961   物业管理   337   6972   房地产中介服务   93   763   房地产租赁经营   46   234   在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7%,其他统计类别占0.3%。在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100%。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市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843.6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64.8%。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817.0亿元,物业管理企业14.1亿元,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2.5亿元,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65.0%、38.2%和56.3%。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777.2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68.7%。   2023年,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9.0亿元,比2018年增长21.4%(详见表4-12)。   表4-12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房地产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负债合计   (万元)   营业收入   (万元)   合 计   8436195.3   7772340.4   590132.5   房地产开发经营   8169949.2   7570013.8   541933.2   物业管理   141032.7   136892.0   37071.4   房地产中介服务   24871.9   13742.8   5911.6   房地产租赁经营   100341.5   51691.8   5216.3   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2198个,从业人员13770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58.2%和7.1%。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租赁业占27.7%,商务服务业占72.3%。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租赁业占25.5%,商务服务业占74.5%(详见表4-13)。   表4-13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2198   13770   租赁业   609   3507   商务服务业   1589   10263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6.3%,其他统计类别占3.6%。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7.9%,其他统计类别占2.1%。(详见表4-14)。   表4-14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2198   13770   内资企业   2117   13474   其他统计类别   81   296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67.1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30.7%。其中,租赁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3.4亿元,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53.7亿元,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2.2倍和28.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223.2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5%。   2023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9亿元,比2018年增长94.5%(详见表4-15)。   表4-15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负债合计   (万元)   营业收入   (万元)   合 计   4671199.2   2231865.2   248812.3   租赁业   133738.1   72039.9   73756.3   商务服务业   4537461.1   2159825.3   175056.0   注释:   [1]登记注册统计类别: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市场主体统计分类的划分规定》(国统字〔2023〕14号)确定,包括内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其他统计类别。   [2]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为保证数据精确度,个别数据保留2位小数。
巴彦淖尔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三号) ——第二产业基本情况 2025-05-20
巴彦淖尔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三号)   ——第二产业基本情况   巴彦淖尔市统计局   巴彦淖尔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5月20日)   根据全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工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2090个,比2018年末增长5.3%;从业人员63369人,比2018年末增长18.9%。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1999个,占95.6%;港澳台投资企业10个,占0.5%;外商投资企业4个,占0.2%。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55571人,占87.7%;港澳台投资企业6884人,占10.9%;外商投资企业669人,占1.1%(详见表3-1)。   表3-1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2090   63369   内资企业   1999   55571   港澳台投资企业   10   6884   外商投资企业   4   669   其他统计类别   77   245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130个,制造业1778个,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82个,分别占6.2%、85.1%和8.7%。在工业行业大类中,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企业法人单位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26.7%、11.5%和6.3%。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采矿业7260人,制造业49836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6273人,分别占11.5%、78.6%和9.9%。在工业行业大类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从业人员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17.1%、10.3%和7.2%(详见表3-2)。   表3-2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2090   63369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34   963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NV   NV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40   2718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3   2975   非金属矿采选业   37   300   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NV   NV   其他采矿业   NV   NV   农副食品加工业   559   10805   食品制造业   98   3294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53   2186   纺织业   91   1469   纺织服装、服饰业   24   927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NV   NV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41   498   家具制造业   9   40   造纸和纸制品业   26   601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35   288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16   99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15   3914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10   3470   医药制造业   18   6557   化学纤维制造业   NV   NV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74   746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40   4285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1   1400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0   4567   金属制品业   123   1407   通用设备制造业   29   1516   专用设备制造业   49   639   汽车制造业   6   39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1   151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   74   仪器仪表制造业   3   11   其他制造业   NV   NV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20   379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59   438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132   4416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11   780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9   1077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市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104.92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46.6%;负债合计1351.54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41.6%。   2023年,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06.33亿元,比2018年增长72.3%(详见表3-3)。   表3-3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负债合计   (万元)   营业收入   (万元)   合 计   21049161.9   13515355.9   13063273.0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547242.5   404558.7   1288377.1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NV   NV   NV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1919034.0   1330512.9   498165.7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272236.5   543972.4   443944.0   非金属矿采选业   105243.0   152141.4   13607.7   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NV   NV   NV   其他采矿业   NV   NV   NV   农副食品加工业   1544811.4   932868.5   2026351.5   食品制造业   625320.2   338246.4   932823.3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510146.4   178238.1   218166.4   纺织业   273906.0   280991.5   215870.7   纺织服装、服饰业   176749.0   158768.5   60207.8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NV   NV   NV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5753.3   19240.1   18653.0   家具制造业   893.6   626.1   642.2   造纸和纸制品业   45013.5   24907.9   63600.7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9804.1   5797.8   5013.2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4082.6   3506.0   2546.1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1145653.3   1309780.5   1054852.4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584517.1   352503.0   321594.7   医药制造业   1356205.9   724212.3   961445.1   化学纤维制造业   NV   NV   NV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48429.7   27941.0   40055.4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897903.8   348397.3   495730.2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06083.1   73659.4   246732.0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020215.2   437193.1   1943651.7   金属制品业   80450.2   53914.9   69104.6   通用设备制造业   600716.7   521161.9   297607.8   专用设备制造业   26686.8   15161.6   20871.9   汽车制造业   2417.6   1700.3   2702.3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7407.3   13455.7   36128.6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2727.5   19660.1   6489.4   仪器仪表制造业   112.3   107.7   104.8   其他制造业   NV   NV   NV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61350.2   20975.5   70831.5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10109.5   7151.8   8928.6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6805129.2   4657497.0   1113166.5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174056.0   102875.2   325370.3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51439.6   227254.8   42045.2   (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详见表3-4)。   表3-4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铁矿石原矿   万吨   819.0   铁矿石成品矿   万吨   463.3   硫铁矿石(折含硫35%)   万吨   55.4   小麦粉   万吨   21.0   饲料   万吨   56.8   食用植物油   万吨   2.2   冻肉   万吨   16.5   乳制品   万吨   93.7   饮料酒   千升   57232.2   其中:白酒(折65度,商品量)   千升   4192.0   硫酸(折100%)   万吨   107.0   精甲醇   万吨   47.7   单晶硅   万吨   1.7   多晶硅   万吨   1.4   化学药品原药   万吨   5.0   水泥   万吨   174.4   铁合金   万吨   33.5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35.6   其中:精炼铜(电解铜)   万吨   5.7   锌   万吨   21.1   工业硅   万吨   8.8   黄金   千克   4214.3   发电机组(发电设备)   万千瓦   33.3   自来水生产量   万立方米   2178.5   (四)主要能源产品产量   2023年,全市主要能源产品产量(详见表3-5)。   表3-5 主要能源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原煤   万吨   24.9   原油   万吨   64.5   天然气   亿立方米   -   发电量   亿千瓦时   285.6   其中:火力发电量   亿千瓦时   127.1   水力发电量   亿千瓦时   0.3   核能发电量   亿千瓦时   -   风力发电量   亿千瓦时   126.5   太阳能发电量   亿千瓦时   31.6   二、建筑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2438个,比2018年末增长108.4%;从业人员24535人,比2018年末增长20.8%。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全部为内资企业。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房屋建筑业占21.4%,土木工程建筑业占30.4%,建筑安装业占12.8%,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占35.3%。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房屋建筑业占29.5%,土木工程建筑业占29.6%,建筑安装业占10.8%,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占30.1%(详见表3-6)。   表3-6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2438   24535   房屋建筑业   522   7240   土木工程建筑业   742   7263   建筑安装业   313   2647   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   861   7385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市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49.3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46.3%;负债合计165.8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49.8%。   2023年,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4.2亿元,比2018年增长34.9%(详见表3-7)。   表3-7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负债合计   (万元)   营业收入   (万元)   合 计   2493189.3   1657763.5   1242333.0   房屋建筑业   874845.1   509325.6   398435.1   土木工程建筑业   1341630.3   967004.8   615642.6   建筑安装业   56838.2   42393.1   41280.4   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   219875.7   139040.0   186974.9   注释:   [1]登记注册统计类别: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市场主体统计分类的划分规定》(国统字〔2023〕14号)确定,包括内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其他统计类别。   [2]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3]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为保证数据精确度,个别数据保留2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