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围绕办好“两件大事”,紧盯全年目标任务,持续在抓项目稳投资上下功夫,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步向好增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特点
1-11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1%,分别高于全国(3.3%)、全区(13.0%)18.8个、9.1个百分点,居全区第2位。
图: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
与全区对比情况
(一)新能源项目投资带动作用显著。今年以来,随着内蒙古能源乌拉特中旗150万千瓦风储基地项目、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新能源基地先导工程10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
、乌兰布和东北部新能源基地100万千瓦光伏先导工程项目
、巴彦淖尔乌拉特前旗苏计沙地200万千瓦光伏治沙基地项目等新能源项目的快速推进,全市新能源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9.9%,占全部投资比重的35.2%,拉动全部投资7.1个百分点。
(二)新入库项目投资增势强劲。1-11月份,全市新入库投资项目341个,同比增加17个,增长5.2%,占全部投资项目个数的38.5%。完成投资同比增长51.6%,占全部投资比重的60.2%,拉动全部投资增速25.0个百分点。其中新入库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同比增长67.1%,占全部投资比重的49.6%,拉动全部投资增速24.3个百分点。
(三)建筑安装工程拉动作用明显。按构成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仍是投资稳定增长的主要因素。1—11月份,全市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同比增长29.6%,占全部投资比重的62.3%,拉动全部投资增速17.4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提升3.6个百分点;设备工器具购置同比增长12.5%,占全部投资比重的29.7%,拉动全部投资4.0个百分点;其他费用投资同比增长7.1%,占全部投资比重的8.0%,拉动全部投资增速0.7个百分点。
(四)三次产业投资同步增长。1-11月份,全市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4.2%,拉动全部投资增速3.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3%,拉动全部投资增速9.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6.6%,拉动全部投资增速8.5个百分点。
(五)基础设施投资较快增长。1—11月份,全市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38.7%,拉动全部投资增速5.8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业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8.0%,拉动全部投资增速4.0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区域性发展不均衡。从七个旗县区占全市投资总量比重来看,占比最高的乌中旗与占比最低的五原县相差16.0个百分点。从投资增速来看,七个旗县区“五增二降”。增速较快的乌中旗、磴口县、乌前旗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67.1个、51.8个、4.6个百分点,杭锦后旗、临河区分别低于全市5.1个、20.4个百分点,而投资持下降的五原县、乌后旗分别同比下降18.2%、9.5%。
(二)新入库亿元以上投资项目分布不均衡。1-11月份,全市新入库计划总投资在亿元以上投资项目89个,多集中在临河区、乌中旗、乌后旗,分别有21个、20个、16个,而五原县、杭锦后旗分别仅有5个、6个。
三、建议
(一)立足地区优势,抓好项目谋划储备。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政策导向,立足当地区域特色,加强招商引资,结合全市“两个基地、四个集群”和18条重点产业链,谋划储备一批示范性强、带动作用大的投资项目,形成优质充足的项目储备库,为明年投资下好“先手棋”。
(二)聚集重大项目,全力以赴扩大投资规模。紧盯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跟踪服务,做好要素保障,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提振企业投资信心,推动形成更多实物量投资。